目的地搜索
教学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园地 >> 教学资源 >> 正文
天津师范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课程说明
2013-03-18 10:08 王冰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

课程说明: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是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MPA)的核心课程。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对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一系列基本理论(如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等)与实践问题(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进行深入研究,力求对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难点和前沿问题做出有说服力的回答,为学习公共管理专业提供一个宏观的社会背景。

课程说明:

英语是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MPA)的核心课程。本课程的其目的是通过对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原版经典教材的阅读、分析、比较和研究,一方面提高学生阅读原汁原味英文专业书籍的能力、培养英语思考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基本概念、术语、原理和典范的深层次的理解,从而掌握国外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发展脉络,把握最新的国际信息和理论动态。随着改革开放的日新月异,学习好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专业英语是促进对外交往和学术交流的唯一手段与路径,也是每一个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课程说明:

公共管理是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MPA)的核心课程。本课程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MPA研究生能够了解公共管理研究的领域,掌握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性观察和认识现实的公共管理问题,为学习公共管理专业其他课程和从事公共管理实践提供基础性知识。

课程说明:

公共政策分析是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MPA)的核心课程。本课程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MPA研究生对公共政策的性质,公共政策的理论、方法以及分析技术,即公共政策体系、公共政策体制、公共政策环境、公共政策过程、公共政策分析方法等基本理论问题有深入的了解,并能使学员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对工作中所涉及的政策问题能够有更理性和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提高学员政策分析和政策执行的能力。

课程说明:

公共经济学是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MPA)的核心课程。本课程研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运用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对国家和公共组织进行有效治理的管理活动。是科际整合的交叉学科,以解决公共问题为导向的应用科学。根据社会公共管理现代化、专业化的要求,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办事高效、行为规范的公共管理体系,直接服务于完善国家公共事务和行政管理干部培训制度,建设专业化国家公共事务和行政管理干部队伍。

政治学

课程说明:

政治学是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MPA)的核心课程。本课程以国家、阶级、政党、民族、社团等主体为基本要素,以政治发展、政治文化等政治现象为基本教学对象,通过对政治学基本理论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政治知识,形成基本的政治观点,培养基本的政治素质的专业课程。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政治科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政治问题的能力。通过本门课程的讲授,使学生掌握政治学理论的基本知识,形成正确的政治观,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政治问题的能力,激励学生关心政治,积极参与政治的信心与愿望。课程以利益问题为中心,围绕着权力与权利问题两条线索,通过对政治关系、政治行为、政治体系、政治文化、政治发展的基本问题全面讲述政治学的基本原理。教师通过提供案例、讨论问题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和课外的学习,从而使学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掌握知识,又培养能力的目的,同时本课还应该结合多媒体、网络教学等方式进行教学。

课程说明:

行政法是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MPA)的核心课程。本课程通过学习,使MPA研究生能够了解行政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和公共管理的法治环境,熟练掌握公共管理的有关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培养学生基本法律素养,提高学生依法行政和管理能力。

课程说明:

中国行政管理是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MPA)的专业方向必修课程。本课程主要研究当代中国的行政环境、中国公共行政的主体、中国公共行政的运行。内容涉及当代中国的行政区划、政府的组织结构、领导体制、行政能力、行政法制、行政效率、行政方法、行政改革等问题。结合当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当代中国公共行政发展中的问题。

课程说明:

中国公共政策是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MPA)的专业方向必修课程。本课程以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及其运行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我国政策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为直接目的,力求为优化我国的政策系统和提高我国公共政策的质量建言献策。课程的主要内容有三个基本方面:一是关于中国公共政策的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方法;二是关于中国公共政策系统优化的基本理论,三是当代中国主要和热点公共政策的专题研究。课程将尽可能地联系现实政策活动的实际,较多地采取案例教学方式,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广泛了解我国现实公共政策内容的同时,提高学生运用政策科学基本理论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政策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政策分析的主要方法。

课程说明:

电子政务是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MPA)的专业方向必修课程。本课程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的基本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进行政府信息管理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通过本门课程的讲授,使学生掌握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的基本知识,形成电子政务处理和电子政府建设的基本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激励学生运用现代化信息通讯技术进行政府管理的热情和愿望。本课程以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为中心,围绕着政治职能创新、政府结构创新、政府过程创新以及政府文化创新等几个方面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讲述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教师通过动手操作、提供案例、讨论问题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和课外的学习,从而使学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掌握知识,又培养能力的目的,同时本课还应该结合多媒体、网络教学等方式进行教学。

课程说明: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MPA)的专业方向必修课程。本课程以中外相关历史为基础,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人力资源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分析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探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发展趋势;介绍具有实践指导价值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是一门系统阐述如何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以及如何合理配置和使用人力资源的理论、原则和方法的课程。本课程通过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分析,系统介绍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演进和理论基础、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源管理关系、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岗位设计、人员招募、人员甄选、人员素质测评、绩效管理、绩效考核、劳动关系与劳动管理等内容。使学员比较全面地理解人力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方针政策和经验,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业务水平,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说明:

宏观经济管理与运行是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MPA)的专业方向必修课程。是一门以一个社会的整体经济运行作为考察对象,主要研究宏观经济的短期波动与长期增长,寻求保持国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对策的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决定国民收入大小的宏观经济变量,短期国民收入决定及其宏观经济政策,长期国民收入决定及其宏观经济政策。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一个初步认识,并能运用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初步分析,了解其宏观经济的短期波动与长期增长的内在机制,理解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与功能。

课程说明:

市场经济下的法制是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MPA)的专业方向必修课程。本课程是研究中国法律制度的专业课,在整个MPA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不仅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而且对重要的经济立法有深入的研究。为今后的理论和实践工作奠定基础。本课程分为总论和分论两个部分。总论部分主要研究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应当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包括: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构成及其应当坚持的原则,三大法域(私法、公法、公私混合法)各自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机制等。分论部分主要研究重要的经济立法,包括:知识产权法、公司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在教学内容方面,坚持以下三大特点:1.讲授内容总论与分论相结合。2.强调讲授基本理论的同时,关注法学发展的最新动态。3.讲授基本理论的同时,强调法律的实务操作。 在教学方式上:1.坚持理论与实践(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2.强调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3.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技术进行授课,4.利用网络拓展教学空间。

课程说明:

应用统计分析是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MPA)的专业方向必修课程。本课程是研究不确定性现象数量规律性的方法论科学,是对客观现象进行定量分析的重要工具。应用统计分析是为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课程,也是经济管理实践与研究人员的必备知识。统计学原理研究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去搜集、整理、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数据,并通过特有的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表明所研究的经济社会现象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和效益,描述经济社会现象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反映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经济社会发展变动规律。设置本门课程,一方面是作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如为学习专业统计和计量经济课程奠定理论和方法基础等),另一方面也为学习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的后继课程和进行社会经济问题研究提供数量分析方法。

课程说明:

区域经济管理是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MPA)的专业方向必修课程。本课程是研究经济区域的经济运行规律的科学。该课程将理论阐述与实证分析相结合,融合中外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运用理论经济学中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理论,联系相关空间范围的经济理论,系统教授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理论及其政策选择、政策实施、政策效应研究分析,包括: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布局、规模经济、地域生产综合作、梯度推移、经济区划理论等,具体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规律性问题,包括:区域特征分析、目标系统与政策及手段、产业结构演进、人口增长与移动、城市建设与布局、区域国土规划、区域联合与区际利益的协调、区域比例关系等理论,揭示区域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该课程使学生掌握区域经济研究的基本范畴和基本问题,认识和探究区域经济运行规律,掌握区域经济政策选择、政策实施、政策效应及政策手段等,挖掘区域经济运行规律作用和功能,服务于社会实践。教学方式为多媒体。

课程说明:

政府绩效管理是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MPA)的选修课程。本课程以政府绩效管理为主线,以政府绩效评估为核心,在深入讨论绩效、政府绩效、政府绩效评估和政府绩效管理等概念的基础上,围绕政府绩效评估与管理系统的若干核心问题,即绩效计划、绩效评估主体、绩效评估方法、绩效评估指标、绩效评估结果的应用等分别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索和实证分析,并对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与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理论构建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理解和分析实践中政府绩效评估的难点和存在问题,熟悉政府绩效评估程序,懂得构建政府绩效评估的实施方案并能够根据绩效评估结果提出绩效改进计划。

课程说明:

公共管理的经济环境是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MPA)的选修课程。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国非国有经济的成长与发展、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国的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中国居民个人收入和分配和消费、国家宏观调控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国际化条件等。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和发展方向,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理解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从而对中国公共管理的市场经济环境有一个正确和较深入的理解,为公共管理专业素养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国非国有经济的成长与发展、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国的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中国居民个人收入和分配和消费、国家宏观调控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国际化条件等。

公共危机管理

课程说明:

公共危机管理课是MPA专业选修课程。该课程对学生进行公共危机管理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教育,是提高学生对公共危机的认识水平和管理水平,进而提高公共行政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应对突发公共危机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帮助行MPA学生提高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危机、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本课程共四讲,重点研究了如何建立健全公共危机管理的法治、体制、机制和预案的建设。介绍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主要领域的具体制度建设和应对措施,并选编国内外的部分典型案例以期提高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说明:

公文写作是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MPA)的选修课程。本课程主要内容涉及公文及其功能效用、公文分类与公文文种、公文的主题与材料、公文的结构、公文的语言、公文的格式、领导指挥性公文的写作、公布性公文的写作、陈述呈请性公文的写作、函、意见、会议纪要和议案的写作、规章制度类公文写作等,是培养学生公共管理实践技能的课程。

公共组织与公共事务

课程说明:

公共组织与公共事务是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MPA)的选修课程。本课程以当代公共组织与公共事务及其运行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我国公共组织与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为直接目的,力求为优化我国的公共组织与公共事务系统和提高我国公共组织与公共事务管理的质量建言献策。课程的主要内容有七个专题:一是关于公共组织与公共事务基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方法。二是关于公共事务、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探讨中国当代公共事务的特点。三是关于公共组织,主要研讨公共组织的性质与类型、政府的性质与改革发展目标、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性质和特点、公共组织文化建设等问题。四是关于非营利组织管理,主要研讨非营利组织的定义与分类、非营利组织的理论基础、海内外的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的领导决策和战略管理、非营利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非营利组织的责任与监督。五是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主要研讨公共事业与公共事业管理的涵义与区别、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公共事业管理的原则、目标和分类、层次和方法、公共事业分类管理、公共事业发展等问题。六是关于公共事业单位改革,主要研讨事业单位概念和特征、事业单位的分类、事业单位存在的社会基础和路径、大力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等问题。七是关于国有企业与公共企业,主要研讨国有企业的概念、范围与分类、国有企业存在的理由、国有企业面临的新挑战、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公共企业的性质和职能、公共企业效率低下的原因与对策、公共企业的公共责任等问题。公共组织与公共事务的专题研究课程将尽可能地理论联系实际,较多地采取案例分析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运用相关理论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公共组织与公共事务的方法。

图 片:

已添加附件: 无

关闭窗口

版权归天津师范大学所有